12月24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中重點提及了啟動船舶配套自主化專項行動,為我國發展船舶配套產業、提高本土配套率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船舶行業是一個全球性且規模龐大的行業,聯系著設計、制造和貨物運輸,聯系著貿易市場和人們的生活,數據來源廣泛,蘊涵著許多具有潛在價值的知識與信息,需要去挖掘,需要去發現。
在日前召開的首屆“互聯網+船舶”發展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船舶”概念。業內人士認為,在傳統制造業逐漸融入“互聯網+”的浪潮中,作為舟山制造業中流砥柱的船舶制造業
我國海洋經濟產業分布廣闊,發展速度快,隨著國家對“藍色經濟”的重視,海洋經濟將逐步走向成熟,成為國家經濟的主要發展力量。
自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成為國家大戰略的關鍵點,它逐步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規劃出一個經濟藍圖,帶來了全線“機遇”,但同時也需背負起“機遇”背后的“挑戰”。
如今互聯網之風已席卷全國,船舶這一傳統而又規模龐大的制造業更應該擁抱互聯網以助推自身轉型升級。
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成熟,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寬,試想船舶工業中的許多曲率較大的板甚至是小型船體只要鼠標一點就能打印出來,那是何等的神奇又富有誘惑力。
綠色航運是現代航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是未來航運業的方向。為適應新的形式,航運物流必定要與綠色生產、綠色營銷和綠色消費等綠色物流經濟活動緊密銜接。
船舶行業是個傳統產業。它與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結合相對滯后。但是船舶行業是一個全球性且規模龐大的行業,聯系著設計、制造和貨物運輸,聯系著貿易市場和人們的生活,數據來源廣泛,蘊含著許多具有潛在價值的知識與信息,需要去挖掘,去發現。